每月專欄

2012-07-05
專訪:跨代供樓 可助上車
 

專訪:明報記者 歐陽慧恩
受訪人:簡炳權     卓智理財服務有限公司(執行董事) 


【明報專訊】
        樓價高企下,市民買樓負擔增加,近日銀行推出 40 年按揭計劃,引起社會熱烈討論。曾於銀行界打滾 35 年的卓智理財集團執行董事簡炳權,對新按揭計劃大表歡迎,「世代相傳接力供款是好事,因現時樓價雖難以大升,但同樣難以下跌,長年期按揭可幫助上車,不過對銀行的風險就比較大」。他又以
勞力士表(Rolex)作例子,認為新一代不會首天上班就能買「金勞」,正如首次置業亦不要一下子將目標鎖定在市區,且有會所的屋苑。

        日本在 1980 年代經濟急速起飛,當時推出的樓宇貸款年期曾試過長達 80 年,出現「三代人供一層樓」的說法。今天香港出現 40 年按揭貸款,年期只有 當時日本的一半,但隨時仍要供兩代人接力供款,不過簡炳權認為從不同角度看,延長供款年期對買家仍屬好事,「在樓價不跌的情況下,長年期按揭可以幫助市民 上車置業,亦能夠減輕每月供款負擔,要推出更長年期的貸款亦不難,日本能做到,香港當然也可以,不過需要有更多配套工作,如文件和樓契上的處理。」他認為,計劃反而對銀行的風險較大,因年期愈長,出現斷供的機會就愈大,所以銀行在批出貸款時,需考慮的因素會較多,如申請者的職業和年齡等,令雙方都能獲得保障。
 
        過去在銀行工作數十年,簡炳權回憶 80 年代的買樓手續較現時簡單,而且貸款往往多達 9 成,其後因要減低樓市風險,遂改為只借七成,不過後來推出的按揭保險計劃,既能協助買家「上車」,亦可減低銀行風險,很快就大行其道,而樓市炒風亦愈來愈熾熱。
簡炳權說,以前銀行為搶生意,會派人到售樓處搶客,「當年尖沙嘴有樓盤開售,我們就在新文華中心的酒樓開一間貴賓房招待客人,又會帶隊去售樓處,記得此舉是渣打銀行首先帶起的,當時地產代理和銀行職員可達 1000 人,比買家更多。」但 97 年金融風暴後,銀行的貸款生意淡靜了好幾年,直至 03 年才逐步回升。

低息環境料持續 港樓難下跌
        在低息環境下,他認為現時本港樓價難以下跌,而且目前全球各國借貸愈來愈多,若加息會對世界經濟造成負面影響,所以未來大幅加息的機會不大,「歐債危機和全球經濟不景氣下,樓價還是高居不下,我看不到還有那些因素會令樓價大幅下調,中國現時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,只要中國繼續開放,仍會有很多熱錢流入香港,而物業市場就是內地人的首選投資工具。」他同時指出,上屆行政長官曾蔭權上任多年來,社會政策傾斜,導致地產霸權和高地價的問題出現,和歐美地區的情況正好相反,當地是人民富裕但政府窮,反觀香港則是政府庫房充裕但市民生活未有改善。樓價料平穩發展 買樓可當儲蓄雖然樓價大跌機會不大,他也認同目前香港的樓價基數大,要大升同樣不易,預料未來樓價會平穩發展,反而內地目前樓價水平仍低,尚有上升潛力,「深圳每方呎樓價約 3000 多元,反觀香港深水 新樓呎價亦要一萬元,真的很貴。

       不過
如果有人問我現時是否置業的適當時候,我會先問他現時是否正在租樓,如果是,就閉起眼買都沒問題,因為你用 700 萬買一個太古城 700 方呎單位,即使樓價下跌仍可當是儲錢。」
 
年輕人宜將目標放低
        他又認為,樓價高固然令首次置業難度加大,年輕一代的目標不要放得太高,「你首天上班,不會打算馬上就能買一隻六七萬元的勞力士表吧?正如買樓亦一樣,一下子就要買市區、有會所的私人樓是很難的。目前樓市已經變得兩極化,買得起「金錶」(市區高價樓)的是一個市場,沒有樓的是另一個市場,很難升級成 金表階層,所以政府在這方面需要多覑手,可仿效新加坡的做法,將私人和政府資助市場分開,讓未能置業的市民亦可以住居屋,反正他們未能上車,就是因為沒有足夠首期,本來就不是私樓市場的買家,所以我不認為居屋會影響樓市。」
 
明報記者 歐陽慧恩
攝影 尹錦恩





上一則   |   回上頁   |   下一則